为增进家校沟通、了解,2024年12月5日,光华实验中学校开展第15期“影子”校长进校园活动,初一年级7班刘诗雨爸爸和初一年级16班石孟可妈妈作为“影子校长”走进了校园。
让我们一起来看看“影子”校长们的所见、所闻、所感吧。
12月5日,天还没亮,我们就来到了光华实验中学校,这时已有不少孩子等在校门口,值周校长和值周老师也在门口迎接孩子们。在感叹学生不易的同时,我们也看到了老师们的辛勤付出。
01
老师教学有方法,孩子学习有动力
“let me try!”
“老师,为什么不让我来!”
你是否很难想象已经初中的学生还会争先恐后的举手想要回答问题、表演对话?在7年级16班的英语课上,老师的每一次提问都迎来学生高高举起的手。老师全英文教学,营造出浓浓的英语环境,多媒体的运用加快了课堂频率;高频次的小组分角色扮演、朗读对话,让孩子敢开口、想开口、抢着开口。
有一个细节让我们印象深刻。老师布置补全对话作业后,走下讲台巡视。在一个孩子的桌前,她竟然拿出了手机,随即电子屏上就出现了孩子的答题。哇!原来是手机投屏。老师立马与全班同学一起“批改”作业,查找问题。作为家长,身处如此热烈的英语学习氛围中,是一种幸福。因为成都英语的难度,我们之前还担心英语太难,孩子有情绪,但是一堂课下来,便不再担心孩子的学习兴趣与主动性问题了。
令人欣喜的是,这样的课堂不是个例,数学课也一样让人惊艳。举例引导、小组讨论、即时训练、上台展示……老师把易错题一一呈现,让孩子查漏补缺。如果有孩子做错了,老师也会微笑鼓励。整堂课下来,师生互动积极活跃,孩子们思维活跃,老师积极反馈。
离开课堂多年,再次走进教室,和孩子们一起上课,心里充满了羡慕,庆幸孩子们遇到这么好的老师,真正实现了以生为本的课堂互动。
02
教育有爱,孩子学校生活更快乐
学校食堂的饭菜很令人惊喜。原本抱着去 “检验” 的心态,结果亲自品尝后就被折服了呢。像土豆烧鸭做到土豆小块且入味,鸭肉还软烂,番茄炒蛋色泽鲜美、酸甜适中,酸菜粉丝微辣又下饭,这些菜品在口感和口味上都表现很出色,相信孩子们在这样的食堂用餐也是很愉快的体验。
二是厨房环境卫生,食材安全可靠。学校的“明厨亮灶”工程,让食堂的每处角落可视。据笪校长介绍,学校食堂的食材都是早上6点左右运送至学校,保证新鲜。
除了食堂,我们还参观了学校的心育中心,目前学校是温江区心理共享中心之一,对全区所有家长和师生开放。在我们看来,孩子的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缺一不可,学校与我们想的一样。开设心理健康课程,设置心理咨询室,两位心理健康教师实实在在为孩子的心理健康服务,学校还成立了家长学校,每个年级每个学期至少一次的心理讲座、沙龙等活动,全力襄助家长于家庭教育之域予以精准指导与悉心关注。
03
“软硬”兼施,家校目标一致
从早上7点到下午2点,一个半天,七个小时,我们在校门口迎接学生,在早读时查看班级情况,在课间操督促孩子运动,去教室听课,去食堂陪餐,我们做着校长每日重复的工作,以家长的视角去观察和体验,特别呈现几个关注点,来感受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初心。
生命探索长廊:在学校博学楼一楼的连廊处,学校专门开拓了一处“生命探索长廊”,从一粒种子、一个胚胎的成长过程,直观地呈现一个生命的旅程。还有孩子们自己培育的无土种植蔬菜,尽管天寒,种子仍发芽倔强生长。我们也希望孩子们也是如此,不负时光,尽情成长。
艺术空间与作业展示区:在这个空间,处处都是惊喜。孩子们做的地图、三星堆面具、人体骨架、神经元模型,孩子们的绘画、抄写,每一幅作品都能感受到孩子们的专注、认真与投入,这真的是一种奇妙的感觉,孩子们以这样的方式创作出来,不仅仅是对知识的掌握,更是一种对文化理解的输出。
琴声朗朗:在思齐楼二楼的心灵驿站,摆放着6架钢琴,每天课间这里都会上演一场场音乐会,热闹非凡。一开始,我会以为这些钢琴都是摆设,却不曾想,这是孩子们用以陶冶情操,放松自我最大的价值。
空中课堂:每一间教室的外墙上都安装了一块电子屏幕,我们去的时候正在播放《如果国宝会说话》,戴校长说这是“空中课堂”,学校会阶段性地播放一些纪录片,孩子们可以多渠道地了解书本外的知识,博物多闻,行以致远。我们还注意到学校的上下课铃声也很有艺术的特点,播放的都是世界名曲以及简要介绍。戴校长说:“即使孩子没有记住,但耳濡目染,总会有些熏陶。”
在这7个小时里,我们最大的感触就是学校的“软硬”兼施,学校的校长与老师,把教书育人作为责任,不仅施以良方,关注孩子知识的获取,也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,把孩子当作一个完整的人,一个可塑造的个体。作为家长,我们更不能置身事外,在家校目标高度统一的前提下,为孩子的成长助力,最大化地支持和关注学校,把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教学氛围等传递给更多的家长,双向奔赴,真正实现家校共育!